现代社会里女性角色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,婚育不再是唯一选择。但作为母亲,每当听到女儿说"我不想结婚,也不打算要孩子"的时候,还是会感到一丝隐隐的不安。
这个时候,不要着急去说服她改变想法,而是要引导她去思考清楚自己的人生规划。因为不结婚不要孩子,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心所欲,相反,这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准备。
作为过来人,有远见的母亲一定会提醒女儿,如果选择不婚不育,建议先考虑以下4个问题:
01
未来的人生谁来照料?
伴侣是人生的"拐杖",当我们行进在人生的道路上时,总要有个可以相互搀扶的人。
美国一项调查发现,有80%的女性认为自己最终会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,但事实上最后能嫁出去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。
人终究会老的。青春不再时,如果连一个照顾自己起居饮食、相互搀扶的人都没有,那未来的日子真是不敢想象。
聪明的母亲会时常跟女儿讨论这个问题,让女儿提前未雨绸缪。
现在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虽高,但婚后的柴米油盐总不能靠学位证书和名校出身来应对。
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太强势,相处久了很容易让伴侣感到乏味和疲惫。
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能与之相互依靠,互帮互助的人。
女性要明白,单身固然潇洒,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,否则到老之后,那种孤独和无助可不是钱可以买到的。
02
身体出状况了怎么办?
生病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,尤其是女性,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妇科疾病的困扰。
医院看病,总归没有人陪着方便。何况女性独自面对妇科问题时,那种尴尬和不便真的是难以言表。
有人说,结婚意味着当对方生病时,医院。
的确,两个人相互陪伴着面对人生风雨,总比一个人孤军奋战要好。
再者,一个人住院时,总需要人来回奔波,端茶送水吧?靠别人总不如靠自己的另一半来得安心。
不仅如此,生病期间除了身体上的不舒服之外,心理上的孤独和无助更是难以承受。
这时候,如果有一个可以随时倾诉,相互鼓励的人在身边,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幸运。
别到头来,到不得不靠别人时才追悔莫及。
03
晚年生活有着落吗?
《人间世》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:"自己的父母自己照顾,不要觉得丢人、奇怪。"
如今这个社会,讲究"断代教育",父母基本都把所有的都给了孩子,却不愿要回报。
在父母的心里,子女就是他们晚年的依靠。所以他们会告诉子女,要找个好人家,免得老了没人照应。
所谓"依老不如养老",年轻时独立不再依赖父母,将来年老了才能指望得上别人。
退休后的生活,子女难免会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。如果自己不婚不育,无依无靠,只能独自面对养老问题,那是多么凄凉的画面。
我们常说要给老人一个安度晚年的环境,可是环境要靠人来营造。一个人晚景凄凉实在是说不过去。
很多事,现在不着手准备,将来悔之晚矣。你愿意孤独终老吗?
04
谁来为你送终?
每个人都终有一死的。如果不婚不育,谁来料理身后事呢?
如果有个伴侣,两人互相凭依,老来遇到不测,伴侣可以为亡者料理后事。
可是如果一直单着,到了弥留之际,恐怕连个可以交代后事的人都没有。内心的那种孤独、无助,实在不堪设想。
我们常说,人有旦夕祸福,谁也无法预知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。
所以,如果你一直告诉自己不想结婚,觉得一个人挺好,那不妨扪心自问,到那时候,你情愿把身后事托付给谁?
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上,都希望活得有意义、有尊严地离开。
一个连后事都没有着落的人,真的能说自己的人生很完满吗?
女儿长大后,母亲宁愿自己老的时候吃点儿苦,也希望女儿能不留遗憾地走完这一生。
对女儿的爱不仅仅体现在给她多好的物质条件,更多的是希望她拥有幸福的人生。
如果母亲能及早让女儿明白这些道理,无疑是一种大智慧。
假如你执意要走一条不婚不育的路,请你务必想明白这4个问题。
写在最后
婚姻并非人生的必需品,但一定是锦上添花的选择。
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幸福,却不懂得经营自己的幸福。
殊不知,幸福要靠自己争取。
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选择,每一次选择都关乎未来。最可怕的不是走错路,而是错过最佳的选择时机。
如果你已经三十好几了,还一直没有碰到那个对的人,不如试着放低标准,给眼缘不错的人一个相处的机会。
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不婚不育看似是一种选择,其实更像是一种无奈。
世事难料,有些事现在不着手准备,将来悔之晚矣。
比如婚姻,如果你已到了适婚年龄却还做不出决定,不妨问问自己,真的甘心一个人走完余生吗?
远见卓识的母亲往往更懂得为女儿的终身幸福考虑。她们会在女儿耳边不厌其烦地叮嘱,若是一意孤行选择独身,务必考虑清楚独自生活的种种不便。
这个世界上,最了解女儿的人永远是母亲。她们不希望女儿将来后悔,所以想尽一切办法点醒女儿,让她们及早觉悟。
或许,这就是母爱最无私的体现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