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每一台手术都当成自己的第一台手术

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 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fengcai/zn_bjzkbdfyy/
    

日前,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公布。复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获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。而在一周前,全国妇联公布的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名单中,华克勤同样榜上有名。

是什么,让她成为“双料标兵”?

“把每一台手术都当成自己的第一台手术!”她这么说,也是这么做的。

通知女孩家长复查,一坚持就是7年

“不要怕,孩子,睡一觉就好了。”

手术台上,华克勤轻轻地摸着小夕的额头。

12岁的小夕因为腹痛被查出罹患上界平脐的一个巨大卵巢肿瘤。医院被告知“必须开腹手术、而且不能保证不影响卵巢功能”后,不忍心女儿受苦的小夕妈妈带着她来到了复医院,找到了华克勤教授,也找到了小夕的希望。

“尽量不让孩子留下遗憾,她的人生才刚开始!”华克勤这么说着,也这么做着。等到麻醉醒来,小夕的肿瘤已经被成功切除了,而她的腹部仅仅多了3个小小的切口。

出院前,小夕给华教授写了一封感谢信。信中,她这样写道:“在被推进手术室那的一刻,在我最害怕的时候,是您的微笑和安慰让我感到温暖。谢谢您,华妈妈,将来我也要像您一样,成为一个让人温暖的人!”

“如果开腹,会留下一条从耻骨联合延伸到脐上的长疤痕。小孩还小,这个手术我也有一定的把握,所以我们讨论之后给她做了微创,以尽量减少对今后的影响。”“华妈妈”说。尽管手术很成功,但是之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,生理上会出现很大的变化,所以定期随访很重要。因了这句“随访很重要”,“华妈妈”每年都按时通知女孩家长复查,这一坚持就是七年。

“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”,5个“多一点”,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

华克勤,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、国家二级教授,中国妇科微创技术的领跑者。这位将“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”作为人生信条的大医,从医35年来,用手术刀诠释医者初心,她的“五点工作法”,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。

多一点爱心

“请放心,我会尽力”,是华克勤对患者最郑重的承诺。问诊时的仔细倾听、诊断时的中肯果断、检查时的轻柔安慰,无不包含着她对患者的仁爱之心。

“我们的创新、我们的突破都源自患者满满的信任与配合。”华克勤心里,装满着对患者的感恩。同为女性,诊治的又多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,情绪普遍低落,华克勤怀揣着同理心,将那句“有时去治愈、常常在帮助、总是去安慰”一直记在心头,落到实处:冬天,她一定会搓热双手给患者检查。年老体弱的患者,她总是亲自扶她们上检查台,帮助她们整理衣裤。抢救病人时,她常常一守就是一个晚上,不到病人稳定绝不挪步离开……点滴的安慰,患者都能感受得到。83岁晚期妇科癌症患者,癌肿累及肠道,大便溢出,她查房亲自检查创面为其擦拭,并检查大便性状,从不嫌臭怕脏,家属都说做不到。妊娠合并宫颈癌妈妈上手术台后,她始终陪在一侧,手紧紧握着患者的手,默默的给予力量和勇气。早产儿生产后,她立马赶到新生儿室拍了孩子的照片来给患病的妈妈看……她的爱润物细无声,融于诊疗的全过程。

多一点帮助

华克勤坚信,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。妇产科不仅要治病,更要医心。她特别注重患者的感受。繁忙的工作之余,她义务在“好大夫在线”网站上免费为病人做咨询,10年个帖子,每一个都闪烁着医者的责任与爱护。

她发现妇科患者往往存在心理上的自卑、压抑和焦虑,即使手术之后,患者仍会有各种顾虑和担心,而病情的私密性又使得她们无处诉说。再加上很多患者都身处异地,有时会因为一个简单的问题而不得不赶赴上海求治。为了减少患者的奔波,同时不耽误治疗,她先后组建了生殖道畸形患友互助群、不孕不育好孕守护群、宫颈保卫战术后群等多个医患沟通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ktmq.com/zlyz/22760.html

 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首页|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