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
蝉主
前两日,#三孩生育政策来了#话题一出,争议和段子都横飞整个网络。
有的人准备三胎,有的人甚至没办法怀孕。
但有没有人想过,生育问题的本质是什么?
生?不生?怎么生?何时生?
生育中,最应该得到关心的“她”也是时候该聊聊了:
《奇妙的蛋生》
《奇妙的蛋生》可能是国内首部聚焦女性生育问题的纪录片。
在生育问题上,基本都离不开这几种舆论:
“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就是下不了蛋的鸡?”“为什么拼死拼活一定要有个孩子?”“如果没有孩子,女人就没有资格幸福了吗?”
看一次生气一次,都什么年代了。
还说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就是下不了蛋的鸡?
01
结婚,是爱妻子还是为了生孩子?
制作这档纪录片。
源于制作人杨媛草对“生不出孩子的女人,就是下不了蛋的鸡”一句话的反驳。
很多人都说,女的要是在这样要求必须生孩子的家庭里,不离婚等什么?
纪录片里,杨媛草用镜头拍下了这几个怀孕困难的家庭。
为了反驳对女性生育有偏见的压力言论,也尝试揭露生育问题的本质。
1.太太的责任,逆天而为也要生:
丹丹,35岁。
她丈夫是个极其大男子主义的人:
男人就赚钱养家糊口,女人就照顾家庭生小孩,对他来说,就是各有各的责任。
丈夫自立自强,丹丹有脆弱、抱怨的时候,就会常常被他骂。
尽管如此,丹丹身上也背负着丈夫生孩子的愿望。
而在她的价值观里,生孩子、传宗接代也是她的责任,女人不生孩子,人生就不够完整。
丈夫40岁,丹丹35岁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35岁以后,女性的生育能力逐渐衰退,想要自然怀孕的几率也是比较低。
无奈之下,这对夫妻选择了体外受精。
35岁一般取卵10-15个左右为正常,丹丹取了25个,事实上,也并不是取的越多越好。
经历了促排卵的过程,取完卵子后的丹丹,受尽了苦,十分虚弱。
然而此次的结果,也不是特别理想。
体外受精除了高额费用,女方也受尽了苦,结局还不一定能成功。
丹丹说,生个孩子,对丈夫来说也是最大的一个付出,是一份礼物。
2.体外受精三次依然没办法怀孕:
文霞,35岁。
医院旁,有一家“求子公寓”,里面住的都是“求子”的夫妻们,文霞是其中一员。
这次的体外受精,是她的第三次尝试。
文霞前两次的体外受精都失败,加上经济压力,一度想放弃。
结婚的时候,老公小丁就和她说要传宗接代。
时间久了,从一开始的没意识到,变成现在连自己都觉得不生小孩对不起老公,觉得自己好没用。
“别人都活得理直气壮,我感觉我活得好悲哀。”
文霞会有这样的想法,离不开坚持要生的老公,换句话说,生孩子完全是为了老公。
因为前两次的失败,怀不上,文霞在老公面前总是卑微。家里的大小活,基本都是文霞干,文霞会哄小丁,但小丁对她总是爱答不理。
他把文霞生孩子这事想得理所当然,衣来伸手饭来张口。
在小丁看来,孩子就是婚姻中的桥梁,不管夫妻怎么吵怎么闹,都不会离婚。
这段话,彻底把蝉主看懵了。
家务也不干,啥事也不管,文霞说话也爱理不理的,在生孩子这事上,你还理所当然了?
小丁给文霞的反应,只会在谈孩子的时候稍微猛烈。
想要男孩女孩?最好一下来俩,双胞胎。
命运弄人,第三次做体外受精的文霞,还是失败了。
一听到结果不太好,小丁脸都变了。
说了一大堆令人气愤的渣男语录:
“三十而立娶妻生子”
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
“有一个小孩我就有希望了”
小丁没办法请假,文霞就一个人跑到上海做体外受精,心理和生理的痛苦都一个人承受。
麻药要块,文霞为了省一省,宁愿忍受取卵针直接刺入皮肉的剧痛,但小丁眼中只有结果,可过程,他是一点也不知道,也不心疼。
主持人问:如果这次还是失败,未来会有什么打算。
小丁没有正面回答,他还是没有死心。
文霞则是红着眼睛小心翼翼地说:
“实在不行,让他再找一个。”
本以为这个荒唐的问题,小丁会拒绝会否认,没想到等来的是俩人漫长的沉默。
没过多久,节目组就收到了文霞的短信,因为植入的宝宝不幸流产,她被小丁和婆婆赶出了家门。
文霞再也受不住这种痛苦,选择提出离婚,回了四川。
更荒唐的是,小丁的态度是:婚可以离,但文霞得赔他60万。
当杨媛草问到,试管是两个人共同的决定,为什么离了婚还存在还回来的概念?
小丁理直气壮地说:人出来混总归要还的。
60万也不够????
嫁给你是出来混?
面对杨媛草的追问,小丁满眼冷漠:现在是她生不出孩子。
在小丁固执的思想里,老婆生子天经地义,生不出就是你的错,不赖我。
这60万,很显然文霞是还不上的,文霞对他的付出没有一丝回应。相反,怀孕失败后,备受苛责的全是文霞。
离开小丁后的文霞也想开了,剪了短头发重新开始,她明白这个人只是想要自己的子宫和孩子,一点也不值得。
02
无法怀孕,最错的是女性?
一年还生不出孩子就要离婚:
武汉,欣欣,26岁,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。
意味着欣欣的性染色体有一块缺失,是没办法形成健康的卵子。想要生孩子,只能借别人的卵子。
用医生的话来说,欣欣就像一部手机,没开机前就已经死机。
目前国内的卵子库尚未建立,依靠“爱心捐赠”的卵源也非常稀缺,即便已经在合肥预约了卵源,但最快1年,最慢3-5年不等。
26岁的欣欣要再等3-5年,过程实在太漫长,她等不起,婚姻更是等不起。
即便丈夫阳昊不舍得放弃欣欣,但男方家里人已经下了最后通牒:
一年之内再怀不上,就离婚。
丈夫的态度也是想要孩子,只是时间上的限期,等两年也无所谓,没有父母那么紧。
但现在这对90后夫妻,只是走一步算一步。
节目组随着这对夫妻回到了老家,安庆农村。
老家还是很久的农村房,墙上贴满陈旧的奖状,还有90年代的明星海报,生活的精神世界,还是很保守。
阳昊是家里的独子,学习成绩好,也是骄傲。
当男方父母被问到以供卵的方式去怀孕能不能接受的时候,也就是说,这孩子和欣欣是毫无血缘的,妈妈表示:“只要有阳昊的血缘就行。”
杨媛草尝试为欣欣说话:如果欣欣是你的女儿,发生这种事怎么办?
结果得来的是更保守的回答:男方要离的话我不会阻拦,女人只能接受。
妈妈的立场是儿子必须传宗接代,因为在农村不生孩子是会被嘲笑的。
想要不离婚,就必须生孩子,还是要女方家里给钱做试管。
他说如果没有父母、没有亲戚,夫妻俩一辈子不生孩子都可以。
“你过年不走亲戚了吗”
这些话语,无论说得有多好听,最终还是会回到现实。
一些外界的声音和讨论总是围绕着他们,逼迫着他们妥协,无论阳昊对欣欣有多好,最后还是留下了一句:现实不允许我这样。
因为无法生育而离婚的案例有很多,但大多数都有一个共性:被离婚的都是女方。
女方出了问题备受苛责,那男方呢?
节目组也曾找过男性的采访者,可大多数都被拒绝了,只有一名男性愿意坦然采访。
小五,有天生的无精症。
想生孩子只能供精,但供精也意味着这孩子和小五是没有任何关系的。
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,也并不是容易接受的事情。
但做出供精的决定,双方父母都没有什么意见,甚至也不反对,最大的心理障碍,在于小五自己:
“如果她想要一个孩子,我不行的话,我自己也会觉得挺对不起她的。供精虽然孩子不是我的,但是是她的。”
一方面对小五的承担很佩服,另一方面也能看出,夫妻生育问题其实男女都会被捆绑,但舆论压力总会倒向女性。
如果男方不能生育,所承受的压力,并没有太多,甚至还获得了怜悯。
在各种在不孕不育的案例里,至少30%是男性因素导致的,但现实中承受苛责的还是女性,因为涉及到男性的尊严问题,很少人愿意去公开讨论。
少精可以治疗,无精可以供精,然而当卵子出了问题,事情就变得稀缺和解决困难,女生承担的压力更大变得更必然。
03
生育是可选项
不是必选项也不是义务项
现在科学的发达,让生育途径多了起来:辅助生育、试管婴儿、基因筛选等等。
但这些途径,对于不是特别富裕的家庭来说,是赌上了所有。
像倩倩小白这对90后夫妻,两次取卵、五次移植,依旧对这条漫长的求子之路心怀希望。
三年的求子之路花了30万。
(IVF即为试管婴儿)
家族的压力、社会舆论的压力、有个孩子我就能抬起头做人,这些案例在现实不仅存在,在某些地方,甚至还根深蒂固。
生孩子,是为了家庭生?为了丈夫生?还是为了自己?
一年内生不出孩子就要离婚的欣欣,曾经对着父母哭诉,丈夫对她真的很好。
但父亲对她说:“欣欣你要知道,爱不是报恩,孩子不是用来报答他对你的爱的。”
孩子不是为了丈夫而生、也不是沉默的婚姻关系里所谓的爱、更不是报答。
《奇妙的蛋生》说不上是很优秀的纪录片。
甚至杨媛草被网友说居高临下,说着中文又穿插英文,只不过想秀出自己的优越感。
这些家庭直面镜头,把难以启齿的不堪说了出来,本就已经不容易,她们的案例也不是个例。
《奇妙的蛋生》呼吁社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