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孕症总的病机来看,由于妇女素禀不足,房事不节等,常损伤肾气。又由于妇女生理上数伤于血,以致气分偏盛,性情易于波动,常影响于肝。另外饮食失调,忧思不解,劳倦过度,每易损伤脾胃。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,气靠血养,血赖气行,气血二者互相依存,互相协调,互相为用,妇女在生理上以血为用,且皆宜耗血,常使气血处于失调状态。因此,脏腑(尤其肾、肝、脾、胃)功能失常,气血失调,导致冲任损伤,造成不孕。故常用补肾滋肾、疏肝养肝、健脾和胃、调理气血诸法来调补冲任,并作为不孕症治疗的基本大法。
一、内治法
内治法,也就是把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理论具体地运用于实践之中,选用中药,主要通过内服中药的方法,进行具体的治疗。在实际临床运用中,清朝程国彭提出了著名的治疗八法,即“汗、和、下、消、吐、清、温、补。”这八法拓展开来,又可建立许多治疗方法,所谓“八法之中,百法备焉。”不孕症既具有其他中医学科的一般特征,又有其临床特殊性,所以,在治疗上也就必须灵活运用。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,应当根据其生理特点,以调整肾的生理功能为主,辅以调整肝、脾二脏、冲任二脉和胞宫的生理功能、调整气血,使之“阴平阳秘。”女性受孕的机制,主要在于肾气旺盛,精血充足,任通冲盛,月事以时下,两精相搏,合而受孕。正常的月经在受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而要保持月经正常,就需要各脏腑、经络、胞宫、气血等的相互协调。
(一)补益肾气法
肾藏精,精化气,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、发育与生殖。先天肾气不足,或房事不节、大病旧病、反复流产损伤肾气,或高龄,肾气渐虚。肾气虚,则冲任虚衰不能摄精成孕,或月经不调或停经,经量或多或少,色黯;腰膝酸软,精神疲倦,头晕耳鸣,小便清长;舌淡、苔薄,脉沉细,两尺尤甚。治宜平补肾气。
(二)温补肾阳法
肾为先天之本,胞脉系于肾,是人体生长、发育、生殖的根本。“益火之源,以消阴翳”是指寒证若属阳虚阴盛,那么,就应当温补肾阳,参以填精,使阳有所附,阴得温化,阴阳协调。这是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的一种主要常用方法。肾阳衰弱,气化失常,可见婚久不孕不育,形寒肢冷,精神疲惫,腰膝酸软,小腹发冷,小便清长,夜尿增多,大便溏薄,初潮迟至,月经后期,量少色淡,或有闭经,性欲淡漠,带下清稀,量多色白等。肾阳不足,则上不能温煦脾阳,下不能温养胞脉,治宜温阳补肾。常用的代表方剂有右归丸、右归饮、温胞饮、温冲汤等。若肾阳衰微,不能温化水湿,气化不利,水湿停留,则应当在温阳的基础上适当配伍利水之品以消除水邪。
(三)滋补肾阴法
肾主藏精,对“天癸”的成熟和冲任二脉的通盛,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肾阴受损,阴不敛阳,导致阳失潜藏,出现阴虚阳亢者,治疗当以“壮水之主,以制阳光。”这是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的一种主要治疗大法。肾阴亏损,精血不足,可见婚久不孕不育,头晕目眩,腰腿酸软,形体消瘦,五心烦热,口干咽燥,颧红唇赤,午后潮热,月经先期,量少色鲜红,或有闭经等。肾阴不足,则冲任失养,血海不足,治宜滋阴补肾。
(四)疏肝养血法
肝藏血,主疏泄,性喜条达,全身血液的贮藏与调节以及筋脉、关节的濡养,皆有赖于肝。冲为血海,是气血汇聚之所,人身的先天之元气与后天水谷之精气皆汇于冲脉,对女性生理的发育与生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,而冲脉又附于肝。任脉主一身之阴,凡精、血、津液都属任脉总司。情志内伤,肝气郁结,可见婚久不孕不育,精神抑郁,烦躁易怒,善叹息,食少,经前胸胁、乳房、小腹胀痛,月经先后不定,经行不畅,量少色黯,或有血块,伴有痛经等。治宜疏肝养血。
(五)健脾养血法
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人体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,皆赖脾胃。冲脉隶属于阳明,精气充足,气血充沛,则利于孕育。脾胃有益气、生血、统血、运化之功能。脾胃虚弱,无养胞脉,可见婚久不孕不育,面色萎黄,四肢倦怠,食少失眠,心悸盗汗,月经过少,或闭经,或者崩中漏下等。治宜健脾养血。
(六)调理气血法
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动力,借经络运行全身,循环不息,维系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。妇女以血为本,经、带、胎、产全赖精血充足,任通冲盛。气血两虚,冲任失调,可见婚久不孕不育,面色苍白或萎黄,唇色淡红,头晕眼花,少气倦怠,月经过多,经血色淡质薄,经期延长,甚或闭经等。气血不足,则冲任受损,胞宫失养,治宜益气养血。
(七)活血化瘀法
气血的运行,保持着相互对立,相互依存的关系。气属阳,是动力;血属阴,是物质。血液在经脉之中,之所以能周而不息地运行于全身,皆有赖于气的作用。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瘀,正所谓“气为血之帅。”但是,气又必须依赖营血,才能发挥作用。即血液营养组织器官而产生功能活动,而功能的正常活动又推动了血液的运行。气机不畅,瘀阻胞宫,可见婚久不孕不育,情绪不稳定,皮肤干涩,胸闷烦躁,少腹刺痛,月经量少,经行不畅,色黑有块,痛经,块下痛减,或淋漓不净等。治宜活血化瘀。
(八)温经散寒法
寒主收引,其性凝滞,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,阳气受损,失去了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,可出现脏腑功能减退的寒证。寒凝血瘀,冲任不畅,可见婚久不孕不育,面色不华,唇口干燥,畏寒便溏,少腹冷痛,得热则舒,按之痛减,经行后期,量少、色黯有块等。寒入胞脉,则气血不畅,冲任受阻,治宜温经散寒。
(九)燥湿化痰法
湿为阴邪,重浊黏滞,阻碍气机,病情缠绵,病程较长。湿困脾胃,中阳不振,脾不健运,湿聚成痰。痰在体内,随气升降,无处不到,变生诸症。痰湿
内蕴,冲任受阻,可见婚久不孕不育,面色白虚浮,形体肥胖,精神困倦,头晕心悸,胸闷泛恶,性欲淡漠,月经后期,量少色淡质稀,甚或月经稀发等。治宜燥湿化痰。
(十)调理冲任督带
冲任督带,尤其是冲任二脉,不仅与女性经、带、胎、产、乳生理活动密切相关,而且是在导致不孕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两条经脉。徐灵胎《医学源流论》将其总结、升华到“凡治妇人……必先明冲任之脉……此皆血之所从生,而胎之所有系,明于冲任之故,则本源洞悉,而后所生之病,则千条万绪,已可知其所从起”的高度。
什么是白癜风图片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